從能源博覽會的初試鋒芒,到中部博覽會的成功舉辦,會展經濟所釋放出的拉動作用讓山西受益匪淺。會展業被稱為城市經濟的“晴雨表”,一場中博會的舉辦給山西會展業帶來了哪些變化?
對姚曉紅來說,中博會期間緊張而繁忙。作為迎澤賓館銷售部客戶經理,她每天早6時到晚8時,全力以赴做好一項工作:讓嘉賓們享受最優質的服務。閉幕之后,她感覺成長了許多。“從未見過這么大的展會規模,也從未見過這么強的嘉賓陣容。中博會接待工作讓我收獲了許多,是我人生一次重要的經歷。”
中博會,對于我省會展業而言,何嘗不是“從未見過”。這種規模的展會,無論誰去舉辦,都將會受到各方的嚴格挑剔。因此,中博會是對山西的一次大考,是檢驗會展業的一個絕佳機會,足以讓山西會展業得到一次歷練。
全新的會展起點
山西的會展業起步較晚,經過幾年的培育,雖說也舉辦過一些不同內容的展會,但給外界的印象總體不深。真正扎根在老百姓心中的,當屬2007年首屆“煤炭博覽會”。當年數據顯示,山西會展業年營業收入僅占全省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的萬分之七,全國排名倒數第六,中部排名最后。
山西會展業發展緩慢,有一個常常被提及的原因,那就是展覽場館規模小、條件差。一家展會公司在太原承辦過一些展會,但效果不佳。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,僅因為場館問題,就有很多客商婉言謝絕參加,作為承辦人,他很苦惱。
本屆展會,一個省城地標性建筑——中國(太原)煤炭交易中心投入使用。這個巨大的交易中心建筑面積5.2萬平方米,可布設1176個標準展位。
據項目負責人介紹,無論建筑工藝、規模還是材料,其水準在全國也并不多見。
9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巡視中博會展館后,高興地稱贊:“場館好氣派!”中博會期間,太多的參展商給予場館溢美之詞。展館是會展業的重要載體,通過舉辦中博會,山西獲得了更廣、更多的信息,為山西未來經濟發展、轉型跨越帶了一個好頭,也為山西的會展業帶了一個好頭。
如今,山西對舉辦會展更加自信,會展業發展也風頭正勁。隨著省城體育中心、新火車南站等在內的十大建筑相繼建成,與旅游相關的酒店、賓館升級換代,會展經濟將會像熱帶風暴一樣,向山西轉移。
更靚的對外名片
會展業,被視為朝陽產業、無煙產業,它不僅是城市經濟的“晴雨表”,更是一個地區最靚麗、最生動的“名片”。
美國國際商會亞太區副總裁陳剛專為中博會而來,其間,他與清徐老陳醋文化公園、太原晉源區蒙山大佛景區等項目的洽談代表進行了面對面交流。“這些項目非常有特色、有潛力。”他說,山西轉型跨越中,蘊含著太多的機遇。
日本埼玉縣的制造業發達,目前正在尋求海外發展的機會。該縣產業勞動部副部長山中融先生接受采訪時,一連用三個“很驚訝”表達了對山西的第一印象。他說,山西招商擁有國際視野,正積極吸引海外投資,希望山西和埼玉縣能在民間企業合作方面拓展更大的空間。
中博會期間,山西對外開放這張愈來愈靚的“名片”聲名遠播。山西加快發展具備許多優勢和有利條件,為國內外客商來晉投資興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。越來越多的國際大鱷、世界巨頭開始關注山西,投資山西。
金秋九月,山西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目光。共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2342個代表團參加。其中,國家部委代表團43個,兄弟省市代表團110個,中央企業代表團33個,境外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團隊113個,境外商協會及其他團體84個。
中博會之后,山西真切地感受到會展業的巨大潛力。相信從此之后,山西會展的數量、規模、質量、檔次都將上升一個新臺階。
強勁的拉動效應
會展行業由兩塊組成:“會議+展覽”。它就像是一個成熟的經濟鏈,跨度大,產業關聯度大,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會議、展覽、展銷,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最近幾年,會展業被公認為是除旅游業、房地產業之外的高贏利行當,其利潤率保持在20%以上。從能博會到農博會,再到中博會,我省明顯感覺到會展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。去年的能博會收獲大單,僅簽約項目總投資就達到1.4萬億元。在本屆中博會上,山西簽約項目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,成為中部六省中的最大贏家。
中博會期間,1.6萬境內外貴賓和客商匯聚龍城。一方面,參會參展客人的消費額要比一個度假游客的消費額高出兩到三倍,從而刺激商品和勞務消費需求,推動商業、飲食業和服務業的發展;另一方面,商品展覽、研討會議、參觀考察等活動必然為電信業、廣告業、旅游業、交通業等配套行業帶來收益。
中博會帶給山西的經濟拉動效應立竿見影,不僅刺激了消費,促進了銷售,凝聚了人氣,繁榮了市場,并在省城匯聚了巨大的信息流、技術流、商品流和人才流,形成以會展活動為核心的經濟群體。
一位世界展覽業巨頭如此評說會展經濟的重要性:“如果在一個城市開一次國際會議,就好比有一架飛機在城市上空撒錢。”我們希望,山西的會展業將在不遠的未來看到這樣的場景。